阜陽市臨泉縣殘聯深入偏遠鄉村調研殘疾人家庭生活狀況
圖一 調研組在殘疾人家中
圖二 調研組在殘疾人家中
11月2日,臨泉縣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楊克鋒、一級主任科員李峰等一行,深入陶老鄉陶老村走訪探視殘疾人家庭,調研“一戶多殘”家庭生活和人居環境狀況。陶老鄉黨委書記王蓉、鄉長趙兵兵等陪同調研。
調研組首先來到陶老村徐培新家,一眼望去,他家門前擺有割草機,收割機,旋地機、出樹機等機械,養肉牛6頭、雞鵝成群。村支書孫宇介紹道,徐培新家庭因“一戶多殘”2014年成為建檔立卡戶,在黨的扶貧政策幫助下,加上徐培新本人特別能干,白天從事出樹業,晚上轉運垃圾。平均收入可達3000-4000元。他家不僅在2020年脫了貧,還成為當地有名的“富裕戶”。
當問到現在享受哪些政策時,徐培新滿臉笑容地回答道,“要說享受的政策可多了,目前家里享有光伏產業分紅,我和老伴、兒子三人享受低保,兒子、孫子二人都是殘疾人,享受兩項補貼和精神藥物補貼,政府對俺家沒少幫助和照顧,不然累死我也養活不了我這一家人啊”。
調研組針對他家的人居環境存在問題,徐培新說,村干部經常到俺家幫助打掃衛生、送衣服送被子。他表示搞好家庭衛生主要還得靠自己,要帶領家人搞好環境衛生,改變思想觀念,主動進行打掃,保持干凈整潔。
就殘疾人家庭人居環境衛生問題,調研組強調,一要高度重視,積極協調鎮、村兩級落實包保幫扶責任,幫助解決問題,做到立行立改。二要堅持問題導向,舉一反三,分級負責,希望你們開展走訪排查專項行動,聚焦一戶多殘、以老養殘、重度困難殘疾人家庭,深入排查住房安全、人居環境衛生存在的問題,認真抓好整改。三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,落實困難殘疾人聯系包保機制,確保各項幫扶政策、措施真正落地見效。
調研組還走訪了該村大胡圍自然村的胡劉氏、劉團結等“一戶多殘”家庭的住房安全、人居環境、政策落實、疫情防控等情況。